苦行僧

  • 文 / Adiks
  • 2018年11月08日 11:55
  • 字数 0
  • 阅读 0
  • 网络转载

行僧,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字,敬畏之情油然而生,尽管还不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,但是仅仅根据字面上的意思就已遐想连篇。想到苦行僧,脑海中浮现的是纵翻越千山万岭,横跨江海无数,亦不畏艰难困苦,执著地朝着目标行进的人。沧海茫茫,长路漫漫,前行的意志依旧如山坚定,只因心中一直跳跃着一抹光亮,肉体所遭受的折磨完全无法束缚灵魂的前行,前行,只是为了跟随心灵的脚步,接近灵魂的高度。


与我想象中的有所不同,真正的苦行僧其实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“苦行”为修行手段的僧人,而现在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、自我磨练、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,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。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,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比一般人遭受更多的苦痛与折磨。


或许我们不是苦行僧,可是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拥有苦行僧所具备的恒久忍耐以及坚定勇毅,因为有时候,我们需要挑战的不是外界,而是我们自己。


唐代的一些士人,在入仕之前,或隐居山林,或寄宿寺庙、道观以读书。陈子昂曾读书于金华山的玉京观,李白曾隐于大匡山读书,岑参十五隐于嵩阳,刘长卿少曾读书嵩山……众多流芳百世的诗人,在入仕以前,都曾有过潜心读书的经历,他们或隐居在幽静宁谧的山林,与青松为伴,有泉水泠泠,心无杂念,维系诗书,他们也有寄宿寺庙、道观读书,凭借经济发达的寺庙,得到免费的膳食和住宿,以及阅读丰富藏书的机会,在特殊的环境,有缭绕的香烟,清越的钟声,亦有纷杂的人群,他们依旧坚定着苦读诗书的信念,不为外界所干扰,只倾听心底真实的声音。


他们日后的成就不是偶然,而是经过修炼、沉淀之后的成果,有过心无旁骛的努力,有过挑灯夜战的决心,朝着既定的目标,脚踏实地,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,姑且不去谈论出仕与入仕哪一个具备更大的意义,只说他们通过一系列努力达到了既定的目标,获得了成功。潜心诗书,苦心修炼,或许不是他们成功的唯一条件,但肯定为其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。


听过这样一句话,“人,就其本身来讲没有意义,人的意义就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意义。”诚然,我们有幸来到世上,作为一个能思考的独立个体,不应该只是完成简单的生命延续,而应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。


或许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都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,但我们应该试着去寻找,或许我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,但我们要为自己寻找方向,或许找到存活的意义我们需要倾尽毕生的精力去实践,但我们会因此发现而生命的真谛。


苦行僧,就是这样的一种人,找到了自己的信仰,然后为之奋不顾身,为之接受考验,为之经受磨练,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,这不是所有的僧人都可以办到,更何况普通人,现代社会,物欲横流,野心膨胀,“向钱看、向厚赚”早已取代“安贫乐道”成为至理真言,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,也已为世人所看透。因而,抵制各种诱惑,节制自我,磨练自我,甘心忍受恶劣环境的压迫,在现代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。这种品质,犹如绝壁上盛开的一朵奇花,幽香清冽,旷世独绝。


我们,固然不是禁欲者,不需要为了某种信仰像僧人般抵制各种诱惑,苦练修行,但是,我们需要那种克制自我,磨练自我,不畏恶劣的外界环境,刚健勇毅、执著坚韧的精神。我们需要为了自己的目标,不畏崎岖的山路,勇敢前行,我们需要朝着心底的光亮,不惧四周的黑暗,摸索前行。


生命,有太多负荷需要我们去担当,生活,有太多苦难需要我们去承受,然而,就像大地默默承受着江海河山,大海容纳着溪流万千,有时候,苦难可以造就博大与宽仁,苦难可以让平凡变得伟大。所以,承受苦难,或许下一秒就可以在冰天雪地中嗅到一丝沁人心脾的香冷幽绝。


我们亦需要像苦行僧一般,学会抵制诱惑,克制自我,有句话说,“男人要耐得住寂寞,女人要经得起诱惑。”然而,不分男女,我们都会感到寂寞,也会受到诱惑,我们无法常伴青灯看破红尘,可我们可以固守本心,不轻易放纵自己。


《庄子﹒秋水》说道“夫鵷鶵,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。”这是一种何其高贵的品质,纵然身心俱疲,无力孤独前行,纵然饥肠辘辘、口干舌燥,肉体急需补充新的能量,纵然可以很轻易地就将就着生活下去,然而就是不愿意就此妥协、就此出卖心灵。苦行僧又何尝不是如此,一再挑战自己的极限,竭力克制自己,直到最后实践了信仰,阐述了生命的意义。


我们不是苦行僧,但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,保持清醒,不因寂寞而堕落,也不因诱惑而屈膝,笑对苦难,坚毅果敢,像苦行僧那样,坚定地朝着远方走去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zbl.net//channel/dp/719.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