掘祖坟的教育改革

  • 文 / 褦襶子
  • 2016年10月07日 11:55
  • 字数 0
  • 阅读 0
  • 网络转载

  

  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创造了巨大的成就,但众所周知的原因,如今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进入举步维艰阶段。继农业领域、环境领域、户籍改革等步步绝棋后,教育终于也被送上绝境。


  前不久,教师被纳入社保。众多公办校的优秀教师纷纷脱离原来的岗位,进入私立校挣钱去了。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,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。众多上不起私立校的平民子弟,将再无缘这些优质教育资源。


  近日,砸滥教师铁饭碗,实行五年一注册。不符合以下标准的,不予注册。


  (一)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,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师德考核评价标准,有良好的师德表现;


  (二)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;


  (三)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完成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学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等量学分;


  (四)身心健康,胜任教育教学工作;


  (五)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。


  首先,那个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


  一、爱国守法。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拥护社会主义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,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,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。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。


  二、爱岗敬业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,志存高远,勤恳敬业,甘为人梯,乐于奉献。对工作高度负责,认真备课上课,认真批改作业,认真辅导学生。不得敷衍塞责。


  三、关爱学生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,尊重学生人格,平等公正对待学生。对学生严慈相济,做学生良师益友。保护学生安全,关心学生健康,维护学生权益。不讽刺、挖苦、歧视学生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。


  四、教书育人。遵循教育规律,实施素质教育。循循善诱,诲人不倦,因材施教。培养学生良好品行,激发学生创新精神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。


  五、为人师表。坚守高尚情操,知荣明耻,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。衣着得体,语言规范,举止文明。关心集体,团结协作,尊重同事,尊重家长。作风正派,廉洁奉公。自觉抵制有偿家教,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。


  六、终身学习。崇尚科学精神,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拓宽知识视野,更新知识结构。潜心钻研业务,勇于探索创新,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。


  哪些话属于“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。”?如果一个老师了解所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,那他就不用当老师去当律师吧!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”, 怎么激发?如果学生的观点与“方针政策”冲突怎么办?如果学生的观点都循规蹈矩,那又何来创新!勇于创新是否需要限定在数、理、化、生物等理科?


  “不讽刺、挖苦、歧视学生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。”哪些话属于讽刺、挖苦、歧视学生?哪些教育方式属于体罚与变相体罚?


  适度的“讽刺”、“挖苦”有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。难道老师对学生的教育,只能是告诉学生“是”或“不是”,“行”或“不行”,“应该”或“不应该”。


  何为歧视?如何鉴别?批评属不属于歧视?许多家长把老师对孩子的批评视为歧视,而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,虽然不主动追究老师“歧视”学生,但只要家长一闹,“歧视”就坐实了。


  “体罚或变相体罚”,何谓“体罚”?何谓“变相体罚?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,让学生站起来听课,通过变换听课方式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,可以有效地提高听课效果。这也被确认为“体罚”!至于“变相体罚”就更没有个标准了。只要你的教育方式学生不理解,就可能被视为变相体罚。是不是体罚,没有统一标准,而是学生与家长说了算。


  “语言规范”就更是地道的外行观点。不同的教育对象,需要不同的语言施教。有位年轻老师,本来上课挺受学生欢迎,教学效果也不错。可是“专家”来听课给下的结论是“废话”太多。两次晋级都因此被刷了下来。于是,从此这个老师上课谨言慎行,“专家”们满意了,可学生成绩直线下降。原本热爱教育事业的一个年轻人,生生被“规范”成圆滑世故媚上不敢对学生负责的“油条”!教育程序可以规范,但教育方式应该根据老师与学生的特点各具特色。堂堂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大国,居然提出教育要“语言规范”这种脑残的观念。


  仅此几点,就没有几个老师能够做到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”。过去这个不具有可操作性的“规范”虽然颁布多年,可是对广大教师还不具有太大制约。如今,作为定期注册的标准,其危害性就被成倍放大。长期以教育结果是从的大陆教育,以后只能撇开结果唯形式是从了。


  年度考核等级“合格”以上,这个以前基本不会对执教的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干扰。可是,只要有学生、家长一闹,“违规”就被坐实,考核就无法合格。


  以后从事教师职业的,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,一门心思执教。必须分出相当大的精力接触社会。否则有朝一日,因为“违规”无法继续注册,就将生计无有着落。


  国家规定的培训如今都是通过网络来落实。全国绝大多数的老师对这种培训都是应付了事。因为没有给教师们放假学习,须一边工作一边学,全国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做不到每位老师一台工作电脑(至少城市里拨付学校的电脑足以满足一线老师每人一台工作电脑,但都让不上课的那些人员占用了),相当多的学校宽带配置只是个形式,网速根本无法支持全体老师一起接受网络培训,大家只好把自己的账号挂在网上,挂够学时了事。绝大多数的老师不懂得如何下载培训资源,培训一结束,培训平台基本不能正常使用,短时间里接触的新信息、新技能很快就会被遗忘。国家投入大量资金,可培训效果却几近于无。这种建立在每位老师一台电脑基础上的培训,没有硬件保障,国家巨额投入只能是泥牛入海。


  “身心健康”一条与“创新”就格格不入。所有与现行观念不一致的新观念,都将被视为负能量,亦可视为“心理不健康”。广大教师若不“循规蹈矩”,真实心眼地去搞什么“创新”,一旦失误,此条就将成为砸饭碗的潜在因素。而创新,就不可能没有失误。


  世界各国,即便是市场经济占主流的资本主义社会,教师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。只要你不触碰底线,你就可以终生任职。而人家教师的底线,不像咱们这,说句话都可能触碰红线。只要你没有严重渎职,就没有问题。


  教师作为一个肩负国家民族兴衰的行业,流动性太大,根本无法胜任。要想保障教师队伍质量,提高准入门槛即可。对于教师的施教不易设置太多条条框框。属于精神活动的教育,有个大前提就足够了。如果真要改革教育现状,首先应该清理那些不在教育学一线的人员。严格按照行政与教学人员的比例配置。如果需要重新注册,也应该让那些已经不在教学第一线的人员重新注册。而不应该让所有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跟着折腾。这个社会唯一不应该砸的就是教师的铁饭碗,要想稳定教师队伍,国家应该一边提高教师准入门槛,一边提高教师的工薪收入,要让教师的工薪收入维系教师的基本社会尊严(父母儿女能够看得起病,父母老有所养,儿女能够接受得起高等教育。)只要教师存在这些后顾之忧,教师就只能是个职业,而不会是种使命。国家应该建立教师基金,让广大教师在退休后,通过教师基金补偿(补偿社保退休金与在职时的工薪差距),保障其家庭生活水平高于在职时。如果教师未能在公办教师职位上工作到退休年龄,教师退休后的职业补偿即视为自动放弃。这是使广大教师增强使命感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。


  “五年一注册”的釜底抽薪,必将造成教师队伍的涣散,加速教师队伍人才的流失。注册条件,会使广大教师执教投鼠忌器。而这次,不是简单的忌讳,是直接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全家生计。要求广大教师无情无义地置全家生计于不顾地殉道,是有悖人性的。无情无义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有情有义的学生!所以,这次是触及到广大教师的人性底线。是典型的掘祖坟式改革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zbl.net//channel/dp/693.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。